教練圈(Coaching Circle) — — 在支持中看到彼此盲點,向「我們」湧現的未來學習

教練圈是源自於教練體系,比較多探討的會是藉由同儕之間的教練(Coaching)給予彼此支持,本篇文章會從教練圈的背景出發,討論其使用好處、使用情境與範例,而主要會加上U型理論的觀點與視角。

George Chan
11 min readDec 9, 2020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想改變的事,嘗試很多但仍「不如預期」。

「父親都不好好運動,總是坐在沙發上,我很擔心他的健康。」
「要學的好多,時間有限,感覺自己很難學會怎麼應用」
「為什麼不管我怎麼努力,都是沒辦法讓同事學會溝通?」

很常會有這樣「現狀好像有點卡住」的情形,如果覺得陷入泥濘、困境,感覺很沒有能量與未來。這時能「解套」有很多方式,不管是運動、冥想、信仰都可以,其中教練圈也會是個不錯的方式,來給予能量與未來的方向。

有時候,總覺得我們不管怎麼努力都感覺會被拉回原地。@quinoal from unsplash

什麼是教練圈(What is coaching circle)?

教練圈(Coaching Circle),又稱案例診間(Case Clinic)是團體對「案例」進行對話的方式,來協助彼此「看見」與「前進」。

之所以會被稱作教練圈,是因為實體的話,通常過程中會圍成一圈,且在過程中擔任彼此的「教練」,不去給建議而是給予看見,故稱作教練圈。因為針對案例做對話,又稱作案例診間(Case Clinic)

起源脈絡

其起源有點不好搜尋,目前查到較嚴謹的文獻指出,在教練領域比較有名的是一間名叫「Coaching Circle」這間公司的創辦人 Charles Brassard,於2003年在南非做的推廣[01];也有查到相關在peer coaching groups也會出現coaching circle的關鍵字[02][03]。

整體起來,都是偏向成人教育、領導的教練體系出來,也在這塊領域持續延伸。儘管學術背景不多,就算有模型也是散著的架構有待釐清[04],但是實務面上個人覺得頗有用的工具。

搭配U型理論中的應用

而教練圈在U型理論中的應用中,我們會對應U的幾個原則,其實會發現,教練圈原本就很有U的味道。或是也可以說,在教練圈中本身就藏有U,而U型理論也讓教練圈有不同的風味。

為何要做教練圈(Why doing Coaching Circle)?

透過「教練」的方式給予支持

為什麼要用教練圈之前,可以先看看為什麼需要「教練」,一個觀點是透過聆聽與提問,幫助彼此投射並看到現狀、未來與方式的學問/領域/專業,比較故事型的書可以參考《教練 Trillion Dollar Coach》[05]。主要相對之前的下指令給予行動、教練更加像是幫助看到框架並邀請行動。

1 on 1 Coaching vs Coaching Circle

而在《教練 Trillion Dollar Coach》的故事與案例中,比較常運用的方式會是 1 on 1 coaching,能想像在這樣的流程中建立信任,並真誠坦露彼此,進而創造更深層的影響。

而相對於教練圈,提的則是群體之間的協助,在協助案主的同時,自己也會被療癒、啟發到,更多比較可以參考這篇比較[06]。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個團體下討論議題,而過程中的開放態度將能比起「建議」,更支持彼此解開「枷鎖」。

在U型理論下的教練圈(Coaching Circle In Theory U)

而在U的脈絡下,透過適當的引導,教練圈讓參與者可以:

  1. 創造看待問題與挑戰的新觀點
  2. 發展回應問題與挑戰的新方法

如何執行教練圈(How to do Coaching Circle)?

以下搭配在U型理論的框架下執行。

前提條件

在U裡頭,要執行教練圈,有三個前提建議被考慮進去:

  1. 案件要是正在面臨且具體的問題。虛擬的、預設的會讓大家不好施力,而真實的、正在面對的問題也更能讓大家感受到張力。舉例來說,如果教練圈的議題是「我擔心未來買不起房子」就會比較難行動;但如果是「我擔心現在的收入如果沒有提升,會難以給家人穩定的生活」就是個比較好討論的議題。
  2. 案主需要是能對案件進行關鍵影響的(至少案主自己要覺得有能力影響)。相對真實的議題,如果前提、自認就是沒有影響力,那對應就會難以作出行動,會有很多「可是(But)」,進而造成行動會更加困難。如果時間允許,也可以是一次的Coaching Circle,而意圖就是「怎麼樣讓自己肯定自己的影響力」
  3. 其餘參與者是同儕(Peers),沒有上下階級之分。如果在一個圈中,有些人特別「秉持專業」或是「擁有階級」,會讓整個圈不平衡,那樣的情境,或許比較適合到顧問。而在教練圈中,希望的是透過每一個同儕的力量,幫助彼此前進。

過程中的角色

而接著要介紹過程中的四個主要角色:

  1. 主持:確認議題的方向,主導發散與收斂,主要是核對大家有在議題上,避免歪樓。
  2. 計時:提醒時間,可以跟主持同一人,總之就是在對應時間內讓大家知道,哪邊可以加速一些些。
  3. 案主:帶出真實困境,誠懇的分享自己遭遇的困難或挑戰。這邊很重要的就跟上方提的三個前提條件最好有所吻合。
  4. 教練:真誠聆聽,保持開放與好奇,去分享想法。「教練」很強調「聆聽」與「提問」,相對不會是「閉嘴」與「給建議」。

如何做教練圈(How to do Coaching Circle)?

好,那接著要進入正式流程了!基本上流程可以參照下表。

一、選擇案主與計時員

通常兩分鐘是在事前先搜集案例的前提下,或是有確定大家都有感覺的議題。不然通常現場再找的話,每一位的分享大概會抓到一分鐘,而最後由主持人做議題的決定。

在議題的選定上除了要注意之前提到的「前提條件」外,也要注意在討論議案的過程中,哪一個是大家有興趣的。如果今天提了「環保」,但是卻沒有跟在座的個體有所連結,那有時會討論不太起來,允許的話,透過案主的故事,或是邀請每個人去連結「議題」會是重要的。

像有一次,在U共學團中的議題是「U型理論這麼多,要怎麼學」,是個大家有同感且願意對話的議題。

二、案主對話

當案主選定好後,就是邀請案主分享他遇到的困境與挑戰,而教練在這階段要做的事情是像是在聽故事一樣,仔細聆聽。可以提出疑問(相較質疑,是跟隨好奇的發問),釐清的方向可以是參考上圖。

要注意的是,在這邊要做的事情是知道案主的情境(發生什麼事)以及邊際(覺得為什麼卡住),在這邊主要是針對「事實」與「感受」,可以不用請求案主的行動,只要做好釐清與連結即可。

在那次U的對話中,我們釐清了案主的利害關係人(想要帶到自己的社群,幫大家釐清方向);現狀(大家好像都很忙,但不知為何而忙、想去到哪);未來(想要的畫面是大家明確知道想做什麼);協助(覺得會需要其他人實際帶領U的案例)

三、靜默

而當我們陳述了一陣子,也大致釐清輪廓之後,請先「靜默」,時間可以抓三分鐘,總之就是安靜的聆聽自己,包括腦海中跑出來的聲音、對應的情緒感受,以及浮現的畫面。

需要身體動一動的話也可以,總之可以用各式各樣的方式,去呈現剛剛過程中接收到的資訊。如果有餘裕,在這邊可以放一些慢一點的音樂,或是完全的安靜各有不同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座的夥伴比較沒有「靜默」的經驗,或是容易留在腦層次的思考,那主持者可以多在這邊下一些引導語,讓一些藏在想法背後的資訊浮現。在U的框架下,我們稱這跟「源頭」連結。

四、鏡射反應

而靜默結束後,就由大家分享剛剛過程中,尤其是靜默中浮現出來的資訊。可能是會給予畫面,可能是類似的感覺,也可能是浮現的姿態。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邊僅僅陳述「我看到的」、「我感受到的」以及「我的姿態是」即可。

不用針對分享的內容做過多的翻譯與解讀、甚至是到「建議」,就單純的敘述畫面,其實就會有力量隱藏在其中。

像是我們這次討論「U怎麼學」的議題中,就有「腳踏車隊」的畫面。

平常的社群就像是一群腳踏車友,很愛騎車。然而當時間久了,規劃的任務漸多以後,好像有點忘記每一趟旅途的原因,以及我們這群車友聚集的目的。因此想透過U來協助這團車隊找到方向。

上述就是聆聽者透過「畫面感」給予一個鏡射與分享的案例。

五、創造性對話

所謂創造性對話,原本是在教育上用於培育孩童更有獨立思考能力與創意[07]。而在這邊用於讓大家從剛剛的過程反思並收穫,將原本的再更加具體與落地。

這段則是大家可以疊加在前面的分享、收穫中去延伸新的「觀點」,並給予想法上的協助。跟提解決方案不同的是,經歷過了前面那一段,大家會更在同一條船上、同樣的畫面上。

以我們自己討論的「如何學U」為例,就延伸出,那我如何讓車隊反思這件事、看到這件事的重要?有沒有些文章、簡介是可以先丟的?我能不能先找幾個熟的人試跑看看。案主自然而然就會有些行動想做,而我們除了支持外,也可以實際一起做些行動與改變。

六、劃上句點

而最後的部分通常是沒時間帶,但如果有時間,也強烈建議大家反思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些麼,又是哪個關鍵的問句推動大家向前,哪個關鍵的比喻讓大家拍手叫好,這些都可以是未來繼續行動的養分。

也別忘了,要感謝一下在座的所有人。

使用小結:將流程回對U型理論

而我們常常說教練圈是最快體驗U的方式之一,是因為其實上述的流程可以透過U的觀點去看整個過程,進而可以讓大家比較理解U在用的語言。像是在對話時的「下載(Download)」和靜默時的「自然流現(Presencing)」就會有比較深的體驗。

延伸使用:時間調整

通常做教練圈,時間一定不夠,自己常見的案例是規劃一個小時到後樓都會剩下四十分鐘。所以可以參考這邊的時間架構,而實際使用可以依照現場再行調整。

延伸使用:「幼稚園聽故事」的包裝

進階版的操作,除了時間的調整外,我自己喜歡加上情境,像是我會用「幼稚園聽故事」來包在教練圈的外面。

包裝案主是那說故事的人,其餘人則是聽故事的小朋友,當故事進行到「小豬的房子被吹走了」的時候,幼稚園左右的小朋友們會說「好可怕」、「後來呢」,持續去了解故事、補充故事;而非給予解決方案像是「為什麼他不放火燒大野狼」(這可能年紀大一點的小朋友們就會了)

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用這份簡報來進行帶領。

總結

教練圈是個用於團體支持的工具、流程,透過在U型理論的疊加,除了能體驗到U的流程外,也能讓本身團體支持的功能更加強化,大家可以試試。

參考資料

[01]: Do Coaching Circles Use The Same Methodology And Lead To Similar Outcomes As Action Learning? p.37
[02]: PEER COACHING CIRCLE
[03]: The evolution of peer coaching
[04]: https://medium.com/presencing-institute-blog/88f96ad70836
[05]: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069059
[06]: https://coachfederation.org/blog/coaching-circles
[07]: https://baike.baidu.com/item/创造性对话:课堂里的思维交流
[08]: https://www.presencing.org/resource/tools/case-clinic-desc

--

--

George Chan

Scrum Master / SDE @Amazon Health | Strategy Designer@Business Models Inc | Content Developer@Intellect | Cognitive Researcher@NYCU | 我想支持人們看見更多選項,建構出帶給自己力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