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意志與通往感知的旅程——先放下腦子,來感知『開放』

想跟大家分享「感知」的開啟,能幫助我們放下腦袋、打開意志,希望讓身邊的人開始認識到感知,聆聽自己的身體,我們的身體正在呈現比腦還多的細節。相信哪天「用腦到極致」之後,感知會帶我們打開另外一條新的路。

George Chan
7 min readOct 9, 2020

一趟旅途,帶著打開感知,重拾籃球

學生時期我很喜歡打球,每次有空就是拿著籃球跑去球場,有時就算是很邊邊的籃框也很開心。但,畢業後有好一陣子沒有碰球了。我告訴自己的原因是,打球不能當飯吃、那只是個興趣、時間要花在「更重要」的事上。

很有趣的是,在「開放意志」後,我身體告訴我的第一件事,竟是跑到球場,感知那籃球、籃框與投籃時的自己,評斷聲告訴我好像沒有更準,但是卻感受到很享受那和球場合為一體的感覺。

馬路小心過;小心三角錐;注意紅綠燈。

以前:透過「腦」去抄捷徑,透過慣性看世界

以前我很靠「腦袋」,每次只要有人說感覺,我也會試著拉回「觀點」層,然後去分析說這只是你「認知」到這情緒,感覺有道理但其實很僵硬,少掉了些什麼。而現實世界中總是有些問題,真的很難「想出」、考慮出答案,或是再怎麼分析,不管是丟入SWOT、競爭者還是資源,都難以抉擇。舉凡生涯的、重大的都是。

以前總是很會抄捷徑,耍小聰明想要跳過很多關,這其中有「不喜歡走常路」的性格存在之外,也有著「擔心過得不好」的恐懼存在。然而,有些關卡就是在那邊,包含健康、關係、興趣、時間與生死等,逃得了一次但逃不了一世。

當同樣或類似的關卡再次出現,腦袋又想跟著「抄捷徑」的慣性時,開始分析原因、考慮效益、甚至試著扣回「為什麼」,像籃球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找不出「效益」,漸漸被放掉。

然而,很多事是想不出解答或原因的,學了很多武功、身上有很多武器,在不同場域與情境下仍是無用武之地,包含與家人的對話。而到了此時此刻,我才意識到感知身體的重要。

讓意志說話:藉由「腦」感受、感知與感想

身為一個理工背景出身的,以前對我來說「感受」、「感想」和「感知」是相同的。我透過「理解」它是相同的,進而難以去「理解」不太能被判斷的事。我們其實能透過身體去表達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我們太常透過腦袋而去忘記那些最基本的衝動(impulse),也很幸運能透過一趟旅途體驗到。

如果說「感受」是心情,「感想」是思考,「感知」則是我們的身體,而這三者綜合出我們的意志。透過戲劇的方式,打開被腦袋壓抑已久的感知,讓身體說出話來,彼此交織交融呈現出我們的意志。

整體概念其實不難,就想像我們回到小時候,那時的我們,對世界充滿好奇,光是最基本的站立都彷彿是新宇宙,每一個動作都是在探索自己。活動中,從一顆球的傳接,就能有非常多層次的享受與體悟,包含接與傳的動作,高低與覺知。每一個動作都會伴隨著聲音,每一個當下都伴隨著呼吸,每一個順間都有它的味道,閉上眼睛仍能知道附近的動靜,這就是「感知」。

懸掛評斷之聲,讓身體回應

有時對事情沒有想法時,試著放空腦袋,懸著那評斷之聲,讓自己的身體自然移動,相信自己的身體,它會告訴我們答案。畫面上,可以想像是自由書寫,透過放下聲音,讓身體自然地去輸出文字,會發現很多有趣的內容逐漸跑了出來。那些感覺是有想過,但又沒有深刻印象的想法,身體記得,而用它會的方式再跟我們對話、溝通。

這對我的幫助很多,課程中的中午放空自己,結果就莫名走到了球場,睽違已久地丟了幾下籃球,老實說大概有兩年多沒碰籃球了,心裡的judgement是,這其實在浪費我的時間、只是個閒暇之餘的興趣。但當我去感知到球框,整個球場時,球進入籃框時,我彷彿也進去了。事後的聲音跟我說我也沒有變準,但實際上那個當下是投入的。那是種先放下心中的聲音,與當下合為一體的感覺。

放下評斷,享受後面很美的建築。並看到隱藏在角落的球場。

經驗中的身體感知,湧入生活

也回應到之前在合唱時,老實說我都是用耳朵聽後,透過腦袋去想我要怎麼貼合這邊的聲音。那時其實說不太清楚要怎麼做,儘管很喜歡一起合唱的感受,但我並沒有把自己沈浸於那股流當中。覺得震驚與訝異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有這麼多的體悟湧現了出來。

延伸到攝影、舞蹈與戲劇,過程中我們僅僅是跟隨著身體,那畫面自然地就是很美很美;自然地呼喚肌肉中對那個角色的記憶,向武士一樣行動,向大師一樣坐下,向求道者一樣掏出自己的內心。這些都是我以前不知道的領域。但它是多麼的迷人。

source : Jayce Pei Yu Lee

回去的路上,我第一次在路上看著窗外不是放空,而是真的有感受到每一幅景色的美。

後記:回應使用上的疑問

如何促進「同理」(Empathy)

在很多的方法學中,不管是U、NVC還是設計思考,都會強調「同理」,並透過聆聽來作為開始。然而以前的「聆聽」主要是在「思考」,丟入不同框架分析,像是user journey、冰山,我想把使用者畫下來,但我關注的是我手中的畫是不是漂亮、是不是美的,而不是我面前的使用者,我投入於畫作當中,把使用者排出在外。

而這次之後的感受到,是要真的讓彼此之間建立場域,讓感知流入(Zoom In)對方的情境之中,一起感受情境當下的不安、割捨、拉扯與疼痛;並且暫停(Zoom Off),慢慢咀嚼過程中的情緒;最後拉出(Zoom Out)感想,回到世界中,這是最近對同理的感悟。

投入其中 Zoom In;暫停思考 Zoom Off;拉出感知 Zoom Out。source : Jayce Pei Yu Lee

如何「放下評判」(Defer Judgement)

延伸的是設計思考中,我們強調Brainstorming要打破框架產出點子,有時會透過很短的時間限制來達成。我之前不禁會懷疑,在一秒鐘內要丟出腦袋中的想法,幾乎反射腦袋中想法的方式,真的是「好」的嗎?真的能創造創新嗎?還是只是在我們原本的思維中進行徘徊?

在這次感知後得到的一個洞見是,透過那幾乎不經思考(腦)的反應,透過適當的暖身與鋪陳來開放,我們能真實地反映出場域中的想法、元素,或是說小精靈。讓身體為我們說話,真的先把Judgement放一邊,得出來將毫不費力,但正是場域透過身體想告知我們的。儘管事後來看一定腦會作用、會批評,但這是個必經的過程,怎麼樣融合彼此,會是個重要的大議題。

上面這是讓我開始改變的工作坊,純分享,有興趣的人可以再另外問相關資訊。如果因為文章,你也對這旅程感到有趣,可以給我一些鼓掌鼓勵,會幫助我大大往前。

--

--

George Chan

Scrum Master / SDE @Amazon Health | Strategy Designer@Business Models Inc | Content Developer@Intellect | Cognitive Researcher@NYCU | 我想支持人們看見更多選項,建構出帶給自己力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