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模型 (Mental Model)與心智複雜度(Mental Complexity)——建構「成人心智發展」的底層概念

在討論「心智發展」時,我們常常會聽到「心智模型」這個詞,本篇由生活中切入,並主要用「微波爐」的舉例,讓大家理解「心智模型」外,也透過同樣的舉例瞭解所謂的「心智複雜度」。

George Chan
10 min readNov 15, 2020

日常的「微波爐」場景——

Photo by Andrea Davis on Unsplash

「中午吃什麼?」
「有點懶,看是不是把昨天的那一餐加熱就好?」
「那我用微波爐加熱喔,要熱多久?」
「大概三分鐘就好了吧!」
「三十秒就夠了吧,不要太熱」

明明是同樣的機器、相同的材料,關於要熱多久,彼此卻會有不同的答案。這邊可以討論溝通,更細節去核對目標,不過這篇文的重點是「心智模型」。

我們是怎麼「知道」微波爐能被用來加熱?
又怎麼「知道」微波爐熱多久可以到「想吃的程度」?
這樣不同的「觀點」又是從何而來。

從「心智模型」的角度來看,原因即是因為彼此過去的背景不同,同理的是,明明是同一部電影,進而會有不同觀點的原因。「經驗」到「觀點」之間那個轉換、生成器、過濾器也會有所不同,也是藏在「觀點」背後,造成相異的面向之一。

什麼是心智模型(Mental Model)?

腦中對「微波爐」概念的理解

通用但較文言的定義

心理模型是一個人對現實世界中某件事情如何運作的思維過程的解釋。它是周圍世界的表徵,是周圍世界各部分之間的關係,也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行為及其後果的直覺認知。

A mental model is an explanation of someone’s thought process about how something works in the real world. It is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worl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ts various parts and a person’s intuitive perception about his or her own act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 wikipedia

稍微講白話一點

我們是怎麼樣知道「按下按鈕」就會運作的?

「心智模型」是我們用於解釋「為什麼一個人會這麼想」背後的流程、黑盒子、處理器。

像是我們會覺得「按下按鈕,機器就會開始微波」,這「按下」到「運作」中間就有個心智模型;一隻「在路上對自己搖尾巴的生物」,可能是隻小狗,這「看到」至「判斷」中,也有著「心智模型」;一個突然朝自己很逼近的車,對它按下喇叭,背後也是。

這些「判斷」背後都有著心智模型,有時甚至還有很複雜的組成與模型。

從「微波爐」理解「心智模型」

不同個體,心智模型就會有所不同。

借用「微波爐」的概念,如果有使用過,大概會知道我們可以把冷的食物放進去,食物可以變成熱的出來。而「心智模型」就像是個微波爐,我們丟入食物(資訊)後,他會有所吐出熱食物(反應)。

所以當我們今天把電影(食材)放入心智模型(微波爐)後,因為每個人的「微波爐」有所不同,可能有的大、有的功率比較佳,所以熱出來的結果也會有所不同。

延伸來說,今天我們將「路上看到生物」的資訊放入,則會有對應的產出「這可能是條小狗」;「路上進逼的車」則會想說「這可能很欠叭」等等的。

「心智模型」怎麼來的?

好,那麼「微波爐」本身又是怎麼來的?

儘管不自覺,但我們每天都在接收新的資訊,用於加強我們已經認知到的模型,也同時在生成新的模型。從我們小時候,我們最常問「這是什麼」開始。

「這是什麼?」「太陽」
「太陽是什麼顏色?」「黃色」

最常見的模型,就是上述的「判斷」,我們學會判斷「太陽」、「黃色」的過程,就屬於心智模型的一種,而這從小時候開始就不斷被漸漸建置。

「心智模型」的複雜化

好,那當我們長大,開始會有更複雜的角度了。因為我們發現,當隨著我們長大,上述的敘述(太陽是黃色)有時不容易完全成立,或是說有一點複雜性。

「為什麼太陽是黃色?」
「為什麼曬太陽會熱?」

這邊就是更細一點點的模型,同樣也是「判斷」,但是不是單純「這是A、這是B」,而是創造「關聯」,要解釋的話,得開始把更複雜的概念兜在一起。「太陽是黃色是因為光…折射…,光…能量…熱」,進而會有「更複雜」的模型。

心智模型的延伸——「心智複雜性」(Mental Complexity)

就算都是「判斷」,隨著我們長大也會看到不同的情境,進而有不同的敘述。

「快下山時,太陽是什麼顏色?」「橘黃色、橙色」

世界從原本的「太陽是黃色」到「太陽有時是黃色,有時是橙色」,這中間多的複雜性就是所謂的「心智複雜度」,我們腦中的模型越來越複雜。

用微波爐來理解的話,簡單的微波爐是「把東西加熱」,複雜一點則是會知道加熱「多少?」,是要退冰還是弄熟;再往上則可以問「能放什麼進去」,是湯湯水水還是麵包,能放多大;也會增加「不能」放什麼,像是雞蛋等等;更往上則會發現微波爐「不能做到」或「不適合」做到什麼,像是把東西變冰,或是把衣服洗乾淨。

一個個心智模型,就像是腦中一個個的電器,每個都有其負責的功能。小時候我們就單純使用,等到長大則會加入更多「複雜」、得知使用上的限制,在這我們把這層理解為所謂「心智複雜性」。

而隨著成長,我們的「心智複雜性」會逐漸變得多元,這我們之後會用一系列文章介紹。這邊先偷偷透露整個「心智複雜性」在知識地圖的位置。簡單來說,是「建構主義」延伸到「成人發展」後,發現隨著年紀增長,可能體力、精力會隨之下降,但可以持續成長的部分,即是「心智複雜性」。

怎麼樣做「心智模型」?先將想法「概念化」!

而我們把剛剛的敘述簡化,試著用電腦的input-process-output的概念來看。

輸入(Input)指的是「要被處理的資訊」,可以大略理解成我們感官感受到的,或是腦中突然想起的。像是彼此看到的電影、路上的小狗、逼近的車、閱讀到的文本、回憶中的外公都屬於一種「輸入」。

處理(process)就是對應這資訊,會出現的反應、想法與處理,常見就是我們怎麼想,一些過去的經驗所形成的「判斷」,可能很簡單就是看到 1+1 會寫出=2,也可以是像電腦演算法般很複雜,也有過去經驗造成 overfitting的可能。

輸出(output)則是對應的結果、反應,常見的是我們的觀點、情緒。

而這將原本的概念抽象化的過程,就類似我們建立「心智模型」的過程。

「心智模型」能被怎麼樣應用?

對我來說,心智模型是個「濾鏡」的概念,濾鏡有時候能幫我們看到世界的不同樣貌,就像3D眼鏡一般;然而,有的時候也能問問自己是否要不要拿掉濾鏡。用不同的視角去閱讀世界。

遇到事情時,觀察自己有怎麼樣反應,回推背後的心智模型,並去思考想要怎麼樣的生活。

舉例來說,我發現最近自己比較能觀察到「情緒」。

如果從「心智模型」的一個維度來看,將輸出(output)設定為「情緒反應」:很生氣、緊張或是開心(生理或心理都有,或相互影響)。那我們就可以回過頭看「情緒背後」的成因,為什麼這個資訊(電影)會跟這樣的情緒(悲傷)關聯在一起,有怎麼樣的處理(process)、模型在背後。

像是我可能看到海洋被垃圾塞滿的故事,會覺得很憤怒,此時可以觀察到,這跟過去有怎麼樣的連結。適當時機,可以透過其他工具來一層層拆解,
像是薩提爾的冰山模型,或是非暴力溝通的自我同理都是可行的方式。

並不是說不要有情緒,反而是說情緒是我們的一部分,究竟要讓它主宰自己,讓自己很有動力。還是退一步先同理自己,緩一緩。都是種選擇。

「心智模型」可以幫助我們什麼?

看到「大太陽」要塗防曬的複雜心智模型圖

心理模型可以幫助塑造行為,並設定解決問題(類似於個人算法)和做任務的方法。

Mental models can help shape behavior and set an approach to solving problems (similar to a personal algorithm) and doing tasks. — — wikipedia

心智模型從過去的經驗中形成 — — 「以前我認知上是這樣運作」,去做出判斷 — — 「接著應該也是這樣運作」,幫助我們形塑世界、解決問題,也保護自己。

如果沒有這些判斷、保護機制,我們對世界的「防禦力」會很薄弱。我們會重複花時間了解怎麼樣打開家門,在兩點之間的移動上會更花時間。

然而,當全身都是防禦時,反而變得框架很多,怎麼樣在中間取得平衡,看到過去不自覺建構的心智模型,並適當地開放、保持好奇,將其放鬆一些,則是我們這輩子的課題。

結語

心智模型就像是個微波爐,心智複雜就是漸漸地看到,我們的腦袋就像電氣行,有著很多不同功能的電器。平時我們只是自然使用,但當遇到一些不如預期時,我們或多或少,會需要回來思考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確、合理。

而這就是為什麼,看到到自己思考背後的「心智模型」是個很重要的課題。概念跟主客體有點像,覺得持續探索、擁有不同的濾鏡,生命會有不一樣的味道。

參考資料

  1. Wikipedia: Mental Model
  2. In over our heads : the mental demands of modern life by Robert Kegan, 1982

備註

  1. 第一張圖其實是烤箱。
  2. 這邊所敘述的Mental Model,目的是為了鋪陳「心智複雜度」,相對定義與敘述也是從Robert這邊萃取的。對於「系統動力學」領域等文章的定義,還沒有那麼深入,會是另外一層值得探討的議題。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可以幫我拍手1-10下。
如果喜歡閱讀系列文章,可以幫我拍手10-30下。
如果喜歡我的文字,可以幫我大力拍手30-50下。

寫文章難免會有些自我質疑,一點點鼓勵能給予很大很大的能量,大感恩~~

--

--

George Chan

Scrum Master / SDE @Amazon Health | Strategy Designer@Business Models Inc | Content Developer@Intellect | Cognitive Researcher@NYCU | 我想支持人們看見更多選項,建構出帶給自己力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