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成人心智發展」的基石 — — 主客體(Subject-Object):是「成為」還是「擁有」著概念?

有緣體悟到了「成人心智」中切換出客體的美妙。本文目的是藉由多元觀點、案例來切入、讓大家深入品味主客體意識(SOA,Subject-Object Awareness)的豐富視角。

George Chan
Nov 7, 2020

日常的視角切換

Photo by Rodan Can on Unsplash

從行人的視角來看——

有時我們走在路上,會突然聽到很大一聲的喇叭,畫面通常是接著有一台車會很匆匆的開過。此時我們也不會留意太多,就是默默離開,頂多是心裡想著「這人是在暴躁什麼」。

當視角切換到「我們」在車內。

我們自然地遵守「開車」的規範,紅燈停下、綠燈往前、轉彎打方向燈。而此時當我們看到一些「不合理」的舉動,像是有個阿婆穿越馬路、或是旁邊有車做出危險舉動(像是相當靠近我們的車),此時我們除了心中的咒罵,很有可能就是給他很大力地按下喇叭。

而上面的過程,就有一種「主客體」切換的味道。

在車內就像是「主體」,我們會對車外的事物有所反應,紅燈停下、突然有人衝出來會急煞要按喇叭,會因為趕時間開比較快(但請盡量別)。

而「客體」概念則像是在車外看著開車的人,有時我們不知為何他人會開得那麼快、為什麼要按喇叭。

背景脈絡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

建構主義、Robert、成人發展、主客體的關係圖。

建構主義的假設大致上可以說成

每個人所認知到的世界,是由個體根據過去經驗與相信而建構成的

這也是它用以解讀,明明是同一本書,兩個人看起來卻會關注到不一樣的內容,因為不同的經驗;以及,就算是同一本書,在不同年紀去看也會有不同體悟,因為經驗有所不同了。

建構主義的「延伸」——成人心智發展

「建構主義」原本主要專注談論孩童、道德與社會等等的發展過程,而直到哈佛的心理學家 Robert Kegan 將其解析,並收斂出「主-客體」的概念,再將之延伸到「成人心智發展」的領域。

這篇文章透過詳細多元的舉例,讓各位看看「主客體」的不同的面向與感受。

主客體(Subject-Object,簡稱SO)概念

在沒有「主客體」概念前的「整體」

有時當我們開車到一定的專心程度,會進入一種類似於忘我、專心與合一的狀態。而此時的我們,就很容易與車「綁在一起」,不管是情感上,還是想法上。

進而會對在車上發生的一切「難以忘懷」,包括對小朋友打翻飲料相當不滿,包括對外面三寶危險行為而感到不耐,以及對一直出現的紅燈覺得「天呀!」這些反應都是真實的,但當我們沈浸在其中無法控制時,會讓我們卡在當下的泥沼。

然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直覺」、「反射」與「反應」?

看到小孩打翻飲料,也可以是「太好了!是個機會教育,雖然車子要清理很麻煩很貴,但小朋友的教育不能等」;看到三寶可以是「要小心一些,自己或家人騎車時不要像那樣。」;一直出現紅燈可以是「在告訴我或許要再早點出門哈哈」

當然,我們仍可以選擇透過情緒來發洩壓力,但這些「反應」的差距、有沒有「選擇」的空間這件事。從「主客體意識」的角度來說,有一個探討的面相——對反應的選擇權。

是被「選擇」帶著走,還是「選擇」被帶著走?

而「不要被牽著走」則就是要創造「選項」。在這邊的脈絡下,可以透過「抽換主客意識」來達成。舉例來說,我們再把「開車中的駕駛」分成「車子」與「車內的人」。

透過意識在「我是開車的駕駛」到「我擁有車子」和「我擁有駕駛的身分」,進而在事情發生時,可以有多一個意識叫「我要不要繼續擔任駕駛這身份」、「我跟車子是不是分離的」

所以當小朋友再次打翻飲料,這時有沒有意識到,自己是能抽離「車子的主人」的身份,進入「雙親」的角色給予溫暖,或是進入「教育者」的身份給予機會教育呢?

事情總有些不完美,但我們跟「概念」是可以分離的。而這個從原本不可分離「我是開車的駕駛」中有意識的抽離成「我擁有駕駛的身份」、「我擁有這台車子」,將原本看似不可分開的,分離為兩種「客體」的過程,就是我們的主客體意識。

上面就是Robert抽取建構主義中的元素,也就是所謂的「主客體」,同時也是我們轉移發展階段的主要概念。

「主客體」其實是「主體/客體」兩個面向,而「主體」有點像是「第一人稱視角」,面對一個概念時是投入其中,就像是我們在車內、也彷彿我們是演員,直接在電影中。

至於「客體」則像是「第三人稱視角」,面對一個概念時可以抽離,退一步審視,就像是我們離開車子,或是從第三方去看開車的人,也彷彿我們是觀賞者,看著自己像電影般的播放。

主體對應的關鍵句是「我是(I am…)」,表示跟那個概念、角色的合而為一,也有點像是「第一人稱」的視角,我就是投入在我自己的那個當下,對於「當下」較無法保持距離,但就是全心的投入,自己解圖也有點像是「欣流」的狀態,我自己的畫面感是「Zoom In」一個「概念」當中。

客體對應的關鍵句是「我擁有(I have)…」,表示有個選擇權,退開一步釐清狀況,有些像是透過「第三人稱」來看自己(可以想像有個跟拍的攝影機,從外部角度看)。相關的概念、反應只是「我」擁有的一部分,我可退一步選擇是否要繼續投入,我自己的畫面感是「Zoom Out」離開「概念」。

成人成長的重點:主客體轉移(S-O Shift)—適當投入與抽離

而主客體的重點是能去意識後並去「轉移」,也就是相互作切換。換句話說,要有能意識到自己現在是在「主體」(第一人稱)的狀態,適當的切換出「客體」。

能適當轉移。就算我們主體在車內(I am in a car),也能適時的給反應、想法留一點點空間、選項,看到「在車內」只是個概念(I have myself in a car),進而抽離成客體(I have my car)。

這概念之所以重要,最主要是要能適時的「投入」與「抽離」概念,有時候過投入概念給自己動力,有時也透過抽離給予自己空間。開車時,投入得以讓我們專注開車,抽離則得以讓我們選擇是否要被影響。

不輕易被「選擇」帶著走,而是「選擇」要不要走。

「主體」與「客體」本身的優勢

要強調的是「投入」和「抽離」都是各有其優勢之處,以作家為例,「投入」其中跟筆融入在一起,將能很自然的產出內容;而「抽離」作文則可以審視結構,透過這樣不斷進入在抽離,作品自然臻於完美。

同樣的概念再延伸,今天另一個「概念」可能不是「車子」,而是「憤怒」時。是能投入憤怒的情緒當中運用它,還是抽離出那個情緒。抑或是對「喜悅」,能進入情緒中享受,還是能跳脫出看到更重要的事。

對「概念」有這樣的「主客體」的一種意識,就是主客體(S-O Awareness,SOA)

「主客體」的另一層維度:自我認同

剛剛我們討論的維度在於「個體」與(物體、操作)「概念」,現在我們延伸一些到「個體」與(自我認同的)「概念」。當我們講述「自我認同」時,在建構主義的脈絡下,當我們講說「我是誰」時,對應也有一樣可以轉移的過程。

當一個人說「我是工程師」時,擁有著對「工程師」這身份的認同,而這「身份」想像成「車子」,善用可以讓我們前進很快。

但如果這時,一些「非工程師」的工作進來,能不能放下「工程師」的角色,跳脫去做協助?

有時則讓自己適時地「我擁有工程師的角色」的角色,讓自己退後,看看更多的可能。也可以抽離「被指責」的那個角色,更客觀地看待現狀。

人的一生會逐漸的被加上很多的「角色」,進而有很多進而植入我們很深層而不自覺,適當的揭開(unfold)確認這樣的反應在何時需要,多少能幫我們在與世界的應對中更為得體與自在。

「主客體」再一層維度:不同「個體」的視角

讓我們再多添加一些味道,討論「個體」與「個體」的維度。我們與他人相處,一樣有「主客體」的層次在其中,這中間就可以來討論「差異」與「同理」。

延伸汽車的案例,想像在上班途中,有一台機車撞到自己的車。因為這件事,進而要調整好多會議、花時間去維修、弄保險,一整天的好心情就這麼毀了。而此時機車騎士只是不斷道歉,在那邊發愣什麼都不做,火都整個上來。

當我們「主體」在自己時,我們會敘述著自己的「語言」、「主張」與「陳述」,就比較像是上述那生氣的車主(這邊還有一層主體是「憤怒」的情緒)。

而當我們將「主體」放在對方身上,從對方的「主體」角度來看,會發現這個小夥子家裡狀況不怎麼好,打夜班的工,正要回家照顧母親的路上撞到車。一整個驚慌失措,不知從何行動起。

「主客體」視角看「同理」與「同情」

從神經科學的角度看「同理」與「同情」。Figure From “Empathy Is a Protective Factor of Burnout in Physicians: New Neuro-Phenomenological Hypotheses Regarding Empathy and Sympathy in Care Relationship”

而「同理」(Empathy)與「同情」(Sympathy)兩個概念,如果從主客體來看,是不是「同理」有點像主體到對方身上,而「同情」是讓客體到我方身上。

*同理(Empathy)的字根對應意思是(in-feeling);而同情(Sympathy)對應的是(with-feeling)。這邊的feeling,從神經科學的角度出發,指的不只是情緒,而是從精神上所經歷的,到生理與身體上的「狀態改變」(簡單來說,心智感受到而促進生理與身體改變都算)。不同之處在於,前者是進入他人的感受、穿著他人的鞋子,後者是他人的感受進入自己。(延伸閱讀:太關心他人導致情緒耗損?從神經科學看「同理」與「同情」對我們的影響

類似的場景,同樣可能發生在會議上的對話、家人想法的衝突等等。我們能不能抽離情緒、概念,甚至是自己的主張,從對方視角出發,達到真正的「同理」與「同情」的切換,也會是個功課。

再從「中華經典」來看「主客體」

近期剛好在讀老子,剛好道德經第一章有提到,覺得也很像「主-客體」。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

常有,欲以觀其徼」

簡單解釋是:「常處於無,可以體會道深奧的道理;常處於有,可以觀察道在作用的廣大無邊」。

  1. 「常無,欲以觀其妙」:保持開放與好奇,抽離已經認為的「主體」,看到新的一面,用不同看身邊已經認為習以為常的事物。
  2. 「常有,欲以觀其徼」:看到框架的邊界,從「主體」的角度緩緩移動到「客體」,看到想法邊際。

*另外一種斷句方式是「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經常要無所欲望,以觀想天地之奧妙。有欲望,則可以觀想萬物的清楚明白之處。我選擇了前者作為這次的解釋。

最後一層,「主客體」的延伸應用

前陣子不禁有些疑問——

在抽離出主體後,接下來要做什麼?

而後又有新的體悟,就是關於主客體的應用,是能在每個瞬間,抽出幾個「選項欄」,就像是神奇寶貝戰鬥那樣。

以本篇的案例舉例,如果小朋友在車上打翻了飲料,這時候我們能怎麼做?這時能有個選項表跑出來,讓我看到是要繼續維持原本的狀態,還是要進入不同的模式。然而在這個場景的重點不一定是「打贏對手」,因為在主客體的世界中,「對手」很有可能是之前自己的經驗與框架。

之所以會有這想法,源自於跑步的轉變。以前跑步就是單純地跑,跑的時候聽點podcast。而最近收掉耳機,實際在跑步的當下中,練習著主客體轉換(非正式版)。突然發現到可以持續調整身體的姿態、步伐的節奏和呼吸的頻率等,就好像突然有個選項欄出現在我下方,而我可以選擇要使用哪一種,如同神奇寶貝戰鬥一樣貼在我腦袋的下方。

畫面感融合起來,當我們所說「接觸、看見」是能新增選項(學習技能),在還不熟練時要使用的話會很耗神(PP很高)且效果不一定好。而進一步熟練之後可以降低耗神程度(PP降低),進而還可以提高效率(攻擊力)甚至是讓選項進化(學習進階技能)。

而實際在對話當中,也會看到像是,「要不要回應」、「先同理對方的心情」、「給對方一個微笑或稱讚」等等。這是我最近吃到的味道,分享給大家。

花了一點時間整理想分享的概念,如果對你有幫助,可以給我一些拍手鼓勵,感恩恩(合十)

--

--

George Chan

Scrum Master / SDE @Amazon Health | Strategy Designer@Business Models Inc | Content Developer@Intellect | Cognitive Researcher@NYCU | 我想支持人們看見更多選項,建構出帶給自己力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