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架理論(Scaffolding Theory):要怎麼建置學習的輔助輪?(二)教學原則於「騎腳踏車」的應用

在瞭解鷹架理論的脈絡後,也說說在建置鷹架時,可以注意的四個原則——任務選擇、預期錯誤、疊加鷹架與考慮情緒。透過瞭解並發揮這四原則,能更好幫助我們發揮鷹架的效用。

George Chan
Jul 18, 2020

最近遇到比較多的教學分享機會,就不禁在思考要怎麼優化自己的課程。本文藉由回顧經典的「理論鷹架」,帶大家認識,並從「騎腳踏車」為例進行切入。

前情提要:

在上一篇,我們主要知道了什麼是鷹架,以及相關背景脈絡,這邊就進入到如何建構好鷹架的四大原則。比較多內容是整理原本提出者的想法,再加上個人的翻譯修飾,希望會有所幫助。

提高鷹架品質的四個原則

對一個教學者來說,要搭建一個有效的鷹架需要注意下列四項:

  1. 任務的選擇
  2. 預期可能的錯誤
  3. 應用鷹架於任務上
  4. 考慮到學習者的情緒。

這邊我們一項項介紹。

ㄧ、任務的選擇

指的主要是任務的設計上,需要確保、核對達成這個任務,能培養到我們想鍛鍊的能力。此外,任務要有「參與感」與「有趣」,讓保持學習者能夠投入,但又不能太難或太簡單(要在近側發展區內)。

以學習腳踏車為例,我們的重點是希望他能在平地能順利騎車,這樣任務就不用是越野賽車(那會是另外的目的)。明確來說,對一個還不會騎車的人來說,騎腳踏車的單純任務可以是——

  1. 「中程騎行」,可以更明確定義一個小時內騎平地
  2. 「短程爬坡」與「短程下坡」,可以更明確定義五分鐘內的小坡
  3. 「上下小台階」,可以更明確定義針對三階以內,不超過車輪一半的台貼
  4. 「臨時反應」,可以更明確定義為學會一秒內煞車、加速與轉向

但單純訓練容易讓人疲乏,這也是為何鷹架說需要「有趣」,指的是我們不用一直繞著操場學習騎車,而是一定時間後可以帶去河堤,覺得有趣又能不斷有新的參與;難易度則是可以考慮加入上下坡、距離等變因做調整。

二、預期可能的錯誤

白話講就是大概要知道在執行任務時,會有哪些「坑」容易掉入。

舉例來說,剛開始騎車,可能會不知道怎麼樣更好的「下坡煞車」、「大轉彎」與「走樓梯」,如果這些障礙不是目的,可以避免這些障礙,不然要要回到第一點,選擇難度適合的阻礙。明確來說,對一個還不會騎車的人來說,騎腳踏車的可能錯誤可以是 — —

  1. 不會踩煞車
  2. 不會選路,選到不好走的路
  3. 對高低差的不會應對
  4. 上下坡的穩定性不夠
  5. 不夠即時反應突發狀況(如人、狗的突然衝出)

而上述這些就看要不要歸納在「平地騎腳踏車」這個目的中,如果是,那就可以回到 Step 1,從簡單的開始一步步地克服。

三、應用鷹架於(小)任務上

指的主要是「拆解」,可以想成將一項大技能拆成各式各樣的小單位,幫助學習。直接舉例,延伸前面兩點,假設我們希望他在平地騎車,且能應付突發狀況與選擇路況。那會是將腳踏車「中程騎行」的技能垂直拆成——

  1. 先坐上有輔助輪的腳踏車(Easy)
  2. 再握緊把手,把雙腳分別放在左右踏板上(Easy)
  3. 在輔助輪下往前騎一公尺(Easy-Medium)、十公尺與一百公尺(Medium)
  4. 拿掉輔助輪,在人的攙扶下騎一公尺、十公尺與一百公尺(Hard)
  5. 拿掉輔助輪,在人攙扶一段後放手下騎一公尺、十公尺與一百公尺(Hard)
  6. 拿掉輔助輪,在未攙扶下騎一公尺、十公尺與一百公尺(Hard)

當平行拆完後,可以再回到 Step 1的縱向拆解。這邊的概念就是鷹架的精髓,創造任務(鷹架)支持學習,而這任務要記得「短暫、可調整」,也就是小型且不斷變動。

四、考慮情緒

鷹架不只能用於培養認知技能,也可以用於支持情緒反應。舉例來說,過程中對於挫折感、失敗感的處理與管理,也是能跟依照上面三點一樣進行設計的。在此時,很注重教學者的鼓勵,原出處由指在程式教育上。一樣,我們來看範例。

以 Step 3 經垂直拆解後的任務來說,假設我們判斷「Easy」 的可以造就心情愉快的,Medium 經過鼓勵可以創造喜悅,Hard 經過挑戰與引導可以創造成就,我們就可以如此安排——先針對 Easy,穿一些 Medium 與 Hard

  1. 先坐上有輔助輪的腳踏車(Easy)
  2. 再握緊把手,把雙腳分別放在左右踏板上(Easy)
  3. 往前騎一公尺(Easy-Medium)
  4. 在輔助輪下十公尺(Medium)
  5. 在沒有輔助輪,人的攙扶下騎一公尺、十公尺(Hard)
  6. 在輔助輪下一百公尺(Medium)
  7. 在輔助輪下一百公尺限速(Medium — Hard)
  8. 拿掉輔助輪,人的攙扶下騎一百公尺(Medium — Hard)
  9. 拿掉輔助輪,攙扶一段後放手下騎一公尺、十公尺與一百公尺(Hard)
  10. 拿掉輔助輪,在未攙扶下騎一公尺、十公尺與一百公尺(Hard)

希望以上的文章有讓你更了解鷹架!總結來說,理論鷹架在教學上有四個特點可以參考(如上圖),而透過「腳踏車」的細節來幫助釐清,希望有幫大家理解到。最後,自己這篇文章,也正試著用套用鷹架延伸在寫作上,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1. 選合適、有趣的範圍
  2. 預期大家可能對文字的反應,看哪邊要加圖幫助理解
  3. 拆解、組裝要講的內容
  4. 考慮觀眾情緒上的反應

參考資料:

[01]: Schetz, K., & Stremmel, A. (1994). Teacher-assisted computer implementation: a Vygotskian perspective. 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0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structional_scaffolding#Theory_of_scaffolding

如果這篇文章有成為你瞭解「鷹架理論」的鷹架,可以給我一些鼓掌鼓勵,感恩~~~

--

--

George Chan

Scrum Master / SDE @Amazon Health | Strategy Designer@Business Models Inc | Content Developer@Intellect | Cognitive Researcher@NYCU | 我想支持人們看見更多選項,建構出帶給自己力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