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心智發展理論」(Theory of Development)的心智複雜度五階段:成人的成長,可以是什麼樣子?

在發展理論的框架下,人們自出生到老的「心智複雜度」會分成五個階段,也可以說成長的五個階段,這五階段中的元素互為主客體。透過理解這五階段,能幫助我們更暸解自己學習的目標與方向,本篇主要專注於五階段每一階段的理解,用多種面向、案例說明。

George Chan
18 min readDec 18, 2020

日常的場景

如果問小朋友們:「一年有幾個季節?」
「四個!」小朋友們會很快地答道。

稍微大一點後,我們會知道不只是這樣。
「但在赤道附近只有兩個 — — 雨季和乾季」
「而在北極附近只有冬天和夏天」
「在溫帶或亞熱帶才比較是四個季節」

同樣是對「季節」一詞的概念,隨著我們成長、增加對世界的認知後,也逐漸變得更加複雜化,我們可以從中品味到「心智複雜度」的味道,而本篇主要介紹對應心智複雜度「階段」的「成人發展理論」。

夕陽是天氣的一種嗎?跑步時看到的夕陽,大概是有什麼料理被打開了吧。

什麼是「發展理論」?

建構主義下的「成人心智發展論」

發展理論,全名是成人心智發展理論(Theory of Adult Development),是由Robert Kegan(前哈佛心理學家)延伸建構主義中對孩童、道德的「建構」觀後,勾勒出專屬於成人世界的「建構階段」。其中提出的就有「心智複雜度有階段」,所敘述的是我們的心智複雜度,會隨著我們成長而增長,進而會有幾個階段。

原本建構主義主要講述孩童的發展階段,而這邊的「成人」,指的不是法定成人的18歲或20歲,而是心智的年齡、階段,如果一定要對應時間,大概是對回後青少年期,複雜度到一定程度後,即是這邊所定義的成人。

一個常見的場景是,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很有主見」很好,有時又覺得要「能放下」,有時又要覺得要「有所包容」,而身為一個成人,究竟有什麼可以遵循的規則或脈絡?

不管是「有主見」、「放下堅持」還是「包容觀點」,從今天主題的「成人發展理論」的角度來看,以上三者都是對的,然而是彼此交融的,而這也是今天的主題「心智複雜度的階段」。建議要先擁有「主客體」(SO,Subject-Object)與「心智複雜度」(Mental Complexity)後再來閱讀會比較能品嚐出美味。

而簡單來說,「主客體意識」指的是就像我們每天戴眼鏡、穿衣服一樣,有的時候會忘了自己戴著眼鏡、穿著衣服。會冷的時候就應該多穿一點,會熱的時候可以脫掉一些。而有些概念、身份就像是衣服一樣,我們明明很熱,卻忘記將其脫掉,主客體就是意識到自己穿著的「概念」並將其脫掉的過程。(舉例來說:「工程師」的衣服、「媽媽」的衣服)

至於「心智模型」則是指我們對世界的「觀念」往往就想是一層「濾鏡」,有時候我們不自覺地透過某一種顏色的濾鏡去看,好像世界「就是這樣」。搭配「主客體意識」的概念,就是我們可以「有意識」的去更換濾鏡。而「心智複雜度」就是擁有著很多複雜濾鏡,對於同一件看起來簡單的事,會知道何時套用什麼濾鏡是合適的。

為什麼有「發展理論」?

「 隨著我們成長,一起長大的是什麼?」

在銳意發展組織中,作者Kegan有用「發展理論」回應這個問題。

在學校的時期,大多我們的智力會跟著年齡而有所提升。然而,畢業後,我們看似離開了名義上的「學校」,但我們仍不斷在學習、成長,那當過了青春期的年紀,智力不會再有所大幅耀進的前提下,那我們究竟是在「成長」什麼?為了什麼而學?

「智慧」在不同脈絡下敘述不同,有些可以用「智力」來形容,也可以用「智商」。而在建構主義的部分脈絡中,當我們說越老越有智慧,指的比較是「心智複雜度」會有所提升。同時也可以用於回應「學習」的目的,或是說「成長」的意義。

「發展理論」的階段

在「成人心智發展」中提出「心智複雜度」是跟著我們一起成長的。或是說,成長、發展有一個軸向是「心智複雜度」,讓我們所建構的世界更加多元、包容,但有擁有著自己,或是說更大的意志存在著。

因成年前有很多文獻都有探討,包括馬斯洛、Pigeat和Kohlberg的描述,進而Kegan的文章主要呈現後面三階,這也是為何這邊主要描述後面三階,也才是所謂「成人發展」的階段。

其中Kegan將心智複雜度分成五個階段*,分別是

(ㄧ)魔幻心智
(二)以我為尊
(三)規範主導
(四)自主導向
(五)內觀自變

*翻譯同領導者的意識進化:邁向複雜世界的心智成長

而每一個階段都有對應的「主客體」,有趣的是,透過主客體的轉移(Subject-Object Shift)會是帶我們往更高階段、更複雜心智邁進的方式。

透過主客體轉移,往更高階移動。

這邊會介紹每一階段的主要概念,佐以「畫面」來具象化內心複雜的程度,以及對應該階段的「主客體」特徵。同時我會以三種舉例、實際案例搭配親身經驗來貫穿解釋 — —

1. 水(純概念、知識),個體對於「水」的反應,比較多純知識面。
2. 天氣(純個人喜好),個體對天氣的反應,比較多個體感受面。
3. 爬山(比較多「個人想法」),對於「爬山」這趟行程的想法,比較多是我們實際會看到的「他人」作為案例。

透過一個主畫面,三個舉例,是我自己覺得,或許可以幫助理解的部分。當已經有「心智複雜度」的概念,就讓我們開始旅程吧!

階段一、魔幻心智(Magical/Impulsive Mind)

通常發生在小時候、大約二至六歲,在這時我們已經能大致上控制自己的身體(會爬會走),但其他行為可以用「沒有意識的不受控」來形容,想像在餐廳看到那些很小很小的朋友。完全是「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全然地跟隨衝動和感官,並且無法跟其切割,像是當跌倒感到痛的時候就覺得世界快要壞了,當很想畫畫時就會去到處亂畫,很想動時就會到處亂動。

畫面感是蒲公英的種子,到處散播,沒有限制,但也沒有特別要去哪裡。有一面是無拘無束,隨風而走;也有一面是不能自主行動,就是依靠外界的風;也有一個觀點種子是相對還沒有「深根」,比較沒有「軸心、中心的思想」。

客體:擁有(HAS)反射動作的控制(Reflexes)
主體:是(IS)衝動(Impulse)和感官(Perception)

對這時候的小朋友來說:

  1. 如果摸到熱水後能立即收手(客體擁有反射動作),但會馬上大喊「好燙!」可能會大哭,因為還不能很好切割感官和自己。
  2. 而對天氣來說,會感受到「風好大喔,想飛起來!」,很自然的呈現感官帶來的衝動。
  3. 登山的場景中,小朋友到山中,容易看到有趣的動物、漂亮的花草就衝過去,也不會想太多或顧慮旁人,往往要大人花不少功夫拉住。

在這階段,能控制自己的身體,但無法切割我們的衝動與感官,我們會任由其生長並跟隨著它。

階段二、以我為尊(Self-sovereign/Instrumental Mind)

通常在青少年時期,我們的世界觀會是「以我為中心」、地球是繞著我轉的。我想要喝水就應該要有水,我對什麼有興趣就想要多花點時間在上面,所追群的就是自己的生理需要、想做的事(興趣)和期望達成的(渴望)。此階段的每一個行為,由「外在」獎懲所帶來的影響會比「內在」價值來得重要許多,像是之所以不去「打架」是因為「擔心懲罰」勝過於「覺得打架是不好的」價值。

畫面感是青苔,生命力很強但很不受控,只管往想去的地方長,不理會他人。同時也可以說是位先驅者,順水而居,在大樹來之前就能迅速生長;也有一面是,並沒有個主要的枝幹(核心)、是集體為單位行動;也有一面是會搶藻類的養分,消耗水裡的營養,進而影響魚蝦的生長。

客體:擁有(HAS)衝動(Impulse)和感官(Perception)
主體:是(IS)需要(Needs)、興趣(Interests)和渴望(Desires)

對這時的青少年來說:

  1. 「水剛煮開很燙,我不會去碰,但我要喝水,所以要加冰塊」這時能控制衝動,然而會以自己的需要為主。
  2. 「最討厭下雨天了,都不能出去打球!為什麼你會喜歡下雨?」這時會以自己的視角出發,只能接受所知道的觀點,無法理解他人的觀點。
  3. 在爬山的場景,可能是想吃東西時抱怨沒有食物(需要沒有滿足),沒有看到有興趣的東西時會不斷說著「好無聊」(興趣沒有滿足)。

在這階段,能控制衝動,不會輕易到處亂跑動,然而對這時的青少年來說,需要、興趣與渴望是這階段最主要的。在這邊,個人覺得能用於判斷的關鍵字是「沒有意識的自私」、「無法理解他人或不同語言」。

階段三、規範主導(Socialized Mind)

以外部觀點看世界,來做對錯好壞的判斷標準。這「外部觀點」可能是普世價值、身邊的人等,來進行是非對錯的判斷,在此時幾乎所有都是依靠他人的想法,比較少出自於己的觀點。另外常發生在「身份角色」很多的人身上,尤其是當不同角色間的價值觀衝突時。

畫面感是向日葵,以日夜交替為主要作息,且集體都是向著太陽(普世規範與期待),而當陰天(不確定性)時會比較不知所措。有一面是在面臨穩定陽光時能欣欣向榮,也有一面是在不確定性、亂世出現時,會不知所措,因為過去沒有學到、沒有教。然而,已經有一定的主軸與深根。

客體:擁有(HAS)需要(Needs)、興趣(Interests)和渴望(Desires)
主體:是(IS)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相互之間的關係(Mutuality)

在這階段(算是成人了)——

  1. 「我學到的水就是只有三相態,在不同溫壓會有不同表現,不這樣回答會顯得我很笨。」在這階段,會以外部的價值觀、判斷與期待資訊形塑自我,容易將「外界覺得我笨」和「我覺得我笨」搞混在一起。
  2. 如果出現了完全沒有看過的天氣像是極端熱浪,進而會產生懷疑與衝突,對「未知」會相對較保守。「我身邊的人大多都比較喜歡晴天,我也蠻喜歡的。」在這階段,會希望迎合他人的期待,有時也不是刻意的,就是跟著身邊的人一起選擇,包括要吃什麼、要去哪裡,當沒有特別想法時,這樣也是一種生活的方式與態度。
  3. 為了與人相處、接觸而進行行動,像是爬山可能是親友的邀請、可能是家人的詢問,而爬山背後更多的是希望能維持關係,家庭、社會、認同與文化會是重要的。

而我們的「大部分價值觀」都屬於這階段,觀點、行為背後藏著一些過往堆疊出來的期待,這些期待是一道道的人際關係、外在世界所堆疊出來的,運用得宜會是種保護,例如對陌生人有所警覺等;但如果過度或沒有意識到這是曾「框架」,進而會把自己綁著,像是就從不相信「陌生人」,進而少掉很多緣分與機會。

階段四、自主導向(Self-authored Mind)

在自主導向階段,顧名思義是有主見,但這「自主」跟「以我為尊」的不同之處在於,是會聽到、看到多元的觀點,能瞭解他人的視角,並用此調整自己的想法。而當遇到不同意自己觀點的人時,雖然會讓事情不一定順利,但不會因此糾結,可以說是一種分離,也可以說是一種濾鏡,允許或接受不同價值觀的出現,但也不會讓相反的力量完全進入自己。

畫面感比較像是一顆樹(I’m a tree),有屬於自己的根與枝幹,對於其他棵樹(其他觀點)的存在,能夠包容並甚至彼此交錯生長;而對於一定程度的風雨(反對勢力)能表示毅力不搖;其下又能承載更多生命、有更多的追隨者。

客體:擁有(HAS)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相互之間的關係(Mutuality)
主體:是(IS)自主(Self-authorship)、身份/認同(Identity)和理想(Ideology)*

*或是翻為意識形態

可以想像一定年紀的主管,可能會有這樣的智慧——

  1. 「我主要認知身在地球的表面、一大氣壓與亞熱帶緯度下,水基本上跟著三相態,但不同條件下會不一定」在此時能有多角度的思考,同時還能保持自己的觀點,且這觀點是有可以「添加」之處。
  2. 「我最喜歡的天氣是秋天,因為很涼爽外我自己喜歡的衣服都在那時候。喔?你喜歡櫻花呀!那確實會讓人喜歡上春天耶」能瞭解他人的視角,並適當調整自己原本的想法。
  3. 至於爬山,不再是因為想維持感情,而是希望去淨山、希望能遠離都市吸收新鮮空氣,或是認同自己作為登山者的自己,主要就是有個想去做的價值、身份,不再是被強加或難以脫掉。”

這邊開始就比較多的「包容」出現,而開始有一點點「放寬邊界」的味道。不是那麼堅持自己,能允許其他想法,但又有自己的主軸。

如果從日常的角度,或許可以想像每天食物的選擇,有一定的偏好,但允許一些變化。今天如果很喜歡吃莎拉,但到了火鍋店或許就變成吃煮熟的生菜等,是能接納並看到核心目標(吃菜),而其實我們從小就不斷有類似的階段四的概念。

但是從職場的角度來看,倒是就沒那麼容易,因為要能有「彈性邊界」有時對應著有不少「實戰」經驗,不管是溝通上還是技能上,像是要知道專案的目標、利害關係人的想法等。如果以廚師來說,要能煮出自己獨特味道的料理,又能配合客人進行調整,是件相對不容易的境界。

階段五、內觀自變(Self-transforming Mind)

內觀自變最主要是能清楚看到每一個觀點,並持續加入不同的觀點,相對於自主導向,這一階段更少會有特定的「主軸」,而是會每次都重新審視、重新調整、重新去理解不同觀點,並運用很多之前觀點的經驗,給予更多層次的看見。

畫面感是森林,包羅萬象,容納一切,沒有特別一棵樹能被稱為森林,就是要整片我們才會這樣稱呼。沒有特定形式,能知道的就是有很多的植物、生物在裡頭。

客體:擁有(HAS)自主(Self-authorship)、身份/認同(Identity)和理想(Ideology)
主體:是(IS)理想之間的對立(dialectic between ideologies)

  1. 「我理解的水本身有一定的限制,不過你說有不同的研究能推翻之前的想像,洗耳恭聽。」就算原本有對「水」的知識,也會進行跳脫從零開始。
  2. 「如果從能穿的衣服角度來說,我比較喜歡秋天;如果從櫻花的開放時間來說,我喜歡春天;如果從…」本身有很多過去累積的不同心智的考慮面向,能從不同的觀點切入同樣的問題。
  3. 之所以要爬山,可能是希望環境好,而淨灘也是種對環境好的方式;也可能是希望身體健康,那跑步也是種不錯的方式,覺得都是好的。不會被特定身份、理想綁住,能靈活應對與應用,找出背後最重要的價值與信念。

而在這階段中,比較痛苦的或許是「理想之間的拉扯」,像是「給世界更便利的生活」與「不要把毒留給下一代」這中間是有交集,也有不重疊的部分,如何保持在重疊之處,而不是被非交集處拉扯,覺得會是很重要的課題。

在這邊出現更多的畫面是,這層度的智者,是有意識地移動於各個意識型態當中,及其思想柔軟且包容,好像融入整個環境、畫面當中,但又能提供很多過去的經驗與觀點,協助整個空間、場域有更多層次的味道。如果用廚師的角度來講,就是個資深的廚師,不管到哪家店,都會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及可以發揮的料理。他不會急於導入某項料理或服務,而是去看到現有服務的優點,並且適當的選擇要不要分享一些想法。

補充文字統整

總覽——「概念」背後都有的階層

我自己覺得,在每個「領域」或「概念」上,我們都會經歷從種子到森林的階段:「一開始方向不定(一階),再來有些任性(二階),接著隨著主流(三階),而後創造獨特(四階),最後成為彼此(五階)」

包括在知識上,我們從得知水的變化到開放可能;喜好上,從沒有特別到清楚說明到能看到不同優點;想法上,從自我為主到接收、開放多元的流入。

階段總覽:衝浪

最後,再用一個場景來收斂這幾個階段。

如果說每個體都是個小小的水分子的話…

  1. (第一階)魔幻心智是一滴小水滴,就是跟著感知,往低處去流。
  2. (第二階)以我為尊就像是水分子不管他人,只想著自己的需求,不是浪的一份子也看不到浪;
  3. (第三階)規範主導如同是「衝浪」,跟著他人所創造的一波波浪潮,可能是基因、可能是AI,浪來了就順著浪去移動;
  4. (第四階)自主導向則是「造浪」,能自己去創造新的浪並包住其他的浪,我們可以在領導者、社群領袖與各式資深專家上看到這影子。
  5. (第五階)內觀自變就如同「成為浪」,不再特別去衝浪或造浪,但能看到自己現在在哪頭浪上,待著也好,離開也好,優雅地選擇合適的理想,存在著。

這是我對其的最後畫面感,目前為止的功力盡可能的分享給大家。

延伸閱讀:從成人發展讀中國經典《莊子》

有緣的是,有緣在讀《莊子 逍遙遊》的時候,感覺到了主客體的存在。這邊找了一些專家的解讀較可信的參考資料綜合成其翻譯。有個人理解的成份在,歡迎指導調整。

在逍遙遊中,莊子將人的境界分成四等份,分別是合乎他人期待、不在意世俗眼光、順乎自然、成為自然。

我自己覺得很像成人發展的第三、四和第五階段。

莊子逍遙遊——成人新智發展

  • 合乎他人期待——第三階、規範導向
  • 不在意世俗眼光——第四階、自主導向
  • 順乎自然——第四階、自主導向,也有第五階、內觀自變的影子
  • 成為自然——第五階、內觀自變,更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學到成人發展後,看世界的角度也不太ㄧ樣。更甚至發現很多大智慧是不分年代是有所扣合在一起的,很有趣!

總結:運用有階段的濾鏡,看到世界的不同樣貌。

對我來說,學習不是要用於「展現武力」,而是要能「聆聽」並對話,我的觀點是,在每個人的心中,他們所建構的世界都是真實的、真理,這是屬於一種觀點(濾鏡)。

而心智複雜度的意思正是,看到自己所戴的濾鏡,並選擇是否要拿下,同時也看到對方所用的濾鏡,思考是不是要戴上、用對方的角度和語言進行對話。再加上五個階段,進而能看到不同的層次與脈絡。

像是理解了「成人心智發展」的脈絡後(多了一個濾鏡),現在寫文章的層次就更多了,也更能看到現在舉例是為了講述哪點,圖是為了怎麼樣說明,以及又有哪邊可以再加強等等。

參考資料

  1. The Evolving Self by Robert Kegan
  2. Kegan’s Subject-Object Theory of Development
  3. In over our heads: the mental demands of modern lif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4. 成人之美課程 from Leslie*
  5. How To Be An Adult — Kegan’s Theory of Adult Development

後記

從Leslie的「成人之美」課程中,體悟到了切換主客體的美妙以及心智複雜度的階段。

*我主要學習的是跟Leslie,我會稱呼她為森林護管員吧,也是帶著我第一個衝這浪的好老師。如果有興趣瞭解、親自體會的,Leslie偶爾會釋出一些稀有名額,可以參考拓展自我格局 · 躍向未來;另外也有合作夥伴博念的SOA課程也可以參考,請考量預算、興趣與脈絡適合度。

另外,如果覺得我的文章有一些些收穫,鼓掌是一種鼓勵的方式,希望能有所幫助。

--

--

George Chan

Scrum Master / SDE @Amazon Health | Strategy Designer@Business Models Inc | Content Developer@Intellect | Cognitive Researcher@NYCU | 我想支持人們看見更多選項,建構出帶給自己力量的故事